1960年2月,中共山西省委发出了学习模范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号召。

1961年,大寨对生产队采取“三包一奖四固定’’的管理办法,在劳动报酬上仍坚持实行定额包工和以件计酬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社员的劳动积极性,结果农业生产又获得了稳步发展。

60年代大寨

1963年,大寨遭受了特大自然灾害,寨党支部坚持“先治坡后治窝”的原则,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的誓言,同年12月,中共山西省委向全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发出了开展学习大寨“一带二”活动的号召。 

60年代大寨

1964年,《人民日报》刊登了长篇通讯《大寨之路》,同时配发了题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的社论。同年,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讲话中又说:“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

60年代大寨

1965年5,周总理、李先念、罗瑞卿陪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副主席科列加一行到大寨参观。同年,陈永贵在山西省第二届党代会上,作了《条件坏、难不倒;成绩大,喜不倒;灾害重,吓不倒;荣誉高,夸不倒》的发言。

60年代大寨

1966年“文革”爆发后,陈永贵上书中央,呼吁制止农村的乱夺权、乱批斗,制止到农村串联,结果被中央转发全国。同年,经毛泽东同意的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提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60年代大寨

1967年,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陪同越南贵宾,又一次视察了大寨。